7月24日上午,全省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推进会在山东大学召开,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立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宋军继主持会议,科技部有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校(院)党委书记吴衍涛作为试点单位代表作交流发言。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人才评价改革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面临的形势问题,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推动改革走深走实。要进一步强化需求牵引,把提升人才引领发展效能作为“标尺”,聚焦赋能产业发展,突破关键技术,前沿发展布局等开展改革;要进一步校准评价主体,坚持“谁使用、谁评价”,厘清用人单位、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在人才评价中的作用,加快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统筹推进“三评”改革,创新探索产学研活动中人才评价方式,解决好“唯帽子”等评价异化问题,为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提供有力科技和人才支撑。
吴衍涛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校(院)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破四唯”、“立新标”,扎实做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一是坚持系统思维,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将试点工作纳入校(院)年度重点攻坚任务,开展专职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职称评聘和绩效分配制度,让广大科技人才既能发扬“久久为功、十年磨一剑”的科学精神,又能强化“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进取意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竞展风流、尽显风采。二是强化质效导向,激发科技创新动能。注重评价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引导科技人才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强化有价值产出,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切实解决产业“卡脖子”难题,在单位内部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三是完善转化机制,促进成果落地见效。将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分配权下放给学部(学院)和人才团队,切实增强科技人才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省率先开展区域定向专利许可试点工作,推动“企业、成果、人才”快速“相识相试”;积极搭建更多校地校企人才供需平台,推动人才、成果向企而行,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校(院)将持续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坚持科技创新“立地顶天”,强化省属高校服务产业发展就是服务国家战略的理念,切实迸发更多人才活力动能、推动更多成果落地转化,努力为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走在前、挑大梁”贡献工大(科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