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座谈会在济南召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金融办主任、省委金融工委书记张海波主持座谈会。校(院)党委书记吴衍涛参加会议并以“传承红色金融基因 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努力在培育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上贡献力量”为题作交流发言。
会议强调,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是推动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聚焦“五要五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全省金融文化建设。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加强研究阐释,开展宣传宣讲,营造良好氛围,共同打造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山东品牌,筑牢全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根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会议要求,全省金融系统要把金融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工作主线,将“五要五不”融入公司治理、经营管理、文化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努力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上打头阵、作示范,以深厚文化力量为经济发展增动能、增效益,切实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和魂。
吴衍涛在发言中表示,校(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弘扬红色金融文化,全面提升金融领域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贡献工大(科院)力量。
一是深挖历史资源,让红色金融文化“活”起来。近年来,校(院)通过多维挖掘、立体呈现,切实将红色金融文化转化为培根铸魂的生动教材。打造红色金融“资源库”,搭建文化传承“大舞台”,真正让“家门口”的红色金融文化焕发活力、绽放新彩。二是突出研究阐释,让文化赋能发展“强”起来。校(院)积极发挥金融学科特色优势,深化协同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助力经济发展。全力提升金融文化理论研究水平和金融服务高质发展能力,助力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产业资源转化,真正实现科技、金融、产业三方互利共赢、高质发展。三是赓续红色基因,让文化育人成效“实”起来。校(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推进红色金融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提升学生“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金融文化素养,引导广大师生特别是青年学生做红色金融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努力培养更多契合金融行业需求、专业基础扎实,兼具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吴衍涛强调,校(院)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全力建好金融文化书院,持续完善金融育人体系、弘扬红色金融文化,努力为我省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公布了我省第一批金融文化场所名单共15处,校(院)山东红色金融博物馆位列其中。
近年来,校(院)深度挖掘红色工业和红色金融两个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筑牢校(院)文化根基。利用山东银行学校作为北海银行干部培训学校的优势,通过建立山东红色金融研究组织来凝聚人、建设山东红色金融博物馆来吸引人、编写《山东红色金融史》来熏陶人的三位一体模式,传承山东红色基因,打造山东红色金融品牌,强化红色文化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校(院)正逐步完成“三个一”红色金融工程项目:山东红色金融博物馆于2023年12月19日在历城校区建成开馆,是山东省内首家全面展示山东红色金融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全国高校中唯一反映地方红色金融发展历程的专题性博物馆,目前已获批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红色金融教育基地;编写了红色金融研究丛书,《山东红色金融概论》已经出版,《中国红色金融简明教程》《山东红色金融史》《山东金融史研究丛书》等已编写完成、准备出版;以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为依托,正积极推动山东红色金融文化促进发展联盟的成立,旨在联合山东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山东金融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校(院)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金融文化,申请注册了“载墨书院”“载墨学堂”“载墨工坊”等系列商标;联合省财贸金融工会、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成立山东省金融工匠学院。校(院)还积极参加金融博物馆联盟联展,举办山东省清廉金融文化主题展、黄河流域红色金融科技与绿色生态发展大会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金融文化。同时,校(院)依托丰富的红色金融文化资源,在被誉为“山东金融黄埔”的原山东银行学校校址建设金融文化书院,旨在打造山东省金融知识学习的殿堂和金融文化交流中心。
下一步,校(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将金融文化书院建设成为金融创新的孵化基地,成为金融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促进金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