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正式开讲,为全国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和思政课教师上了一堂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情感温度的高水平思政课。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部)组织师生积极观看课程直播,引起强烈反响。
本次思政大课邀请了清华大学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秦宣、北京师范大学的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四位教授,分别围绕“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战疫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主题展开,从历史角度、理论高度、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师生中引起热烈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课后,电信师生积极发表个人感悟。团委副书记孙翔宇认为,这是一堂意义非凡的思政课,四位教授就当下疫情防控情况,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将情感认同融入理论课学习当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明确了青年一代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使命。通信18-2班的宋雨萌表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许多磨难,并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王炳林教授从我国抗击瘟疫的斗争历程出发,分享了化危机为转机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民表现出的强大的凝聚力和中国精神,必然能克服任何艰难险阻。通信19-2班的隋礼阳分享到,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对我们青年的一次大考,面对这次大考,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交出满意答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胜利终将属于我们。同学们也纷纷在网上留言,“这堂思政大课,让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中国力量的强大,我为身处在这样一个国家而自豪。”“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青年人要勇于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本次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疫情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将情感认同与理论学习相互渗透,确保疫情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