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商学院校聘教授陈加奎

发布时间:2014-08-27通讯员:赵立爱 于卓 宋恺强 出处:新闻网供稿审核人:责任编辑:浏览次数:371

在山东轻工业学院这个理工学科背景深厚的大学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如何实现突破?如何才能加快我们的步伐,使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做大做强,跻身国家一流?日前,我们采访了商学院陈加奎教授,听取了他的一些观点。

近年来,陈教授发表论文10余篇。2007年至今,他先后主持了三项省部级课题和“软件产业(济南)可持续发展研究”等5项横向课题,实际到位经费100多万元;出版个人专著2部,获得厅局级一等奖2项。与我校众多优势学科的教授比起来,这些成果显得并不怎么辉煌,但却是一个年轻教师从零开始、执着追求的坚实的足迹。搭建团队集体攻关科研是大学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两翼中不可或缺的一翼,与教学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好的大学教授要有一流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水平,同时更要潜心学术、重视科研,一方面可以通过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又可以通过科研工作有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最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纵观众多高校众多知名教授,大都是教学科研并重、两条腿走路,是教授,更是科学家。“如何走好人文社科类的科研之路,任重道远,困难还很多。”陈加奎教授如是说。

突破科研,首先是能够拿到纵向课题。对于人文社科类,国内有三个制高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这是所有科研人员的奋斗目标。然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尽管不限项申报,但对人文社科研究资助数量非常有限;国家社科基金近年来实行限项申报,且经济学、管理学学科范围甚广,全国各大高校都有涉猎,困难可想而知;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必须具备国家软科学研究基地资质方可申报。尽管我校很多老师也在潜心研究、积极争取,但困难是显而易见。其次是省部级的科研课题。2007年至今,陈教授已经先后主持了“基于技术特征的软件技术人才流动经济学分析”、“属性综合评价系统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3项省部级课题。他说:“在拿下省部级课题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拥有一个完美的团队,才能完美地解决问题。”团队是否完美,首先取决于如何构建团队。陈教授注重团队建设,在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同时,善于整合有生力量,团结带动了多位年轻教师。他在成功集结我校人文社科类的精英的同时,还敢于走出校园,在全省范围内跨高校打造团队,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深入企业服务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文社科研究作为综合国力中‘软实力’的体现,应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陈加奎说,人文社科类的科研成果不同于理工科的科研成果,能够立竿见影在较短的时间内见到直接效益,但它的作用往往带有基础性、根本性,时间上可能有滞后性,但是影响却更加深远。

陈加奎教授勇敢地踏出社会服务的第一步,是2003年3月“陕西银河电力杆塔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的课题项目。这家电力系统公司的问题主要在于其对自身的发展规划不甚清晰,对行业未来及行业环境有些迷茫。陈教授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亲身深入企业之中,走访了管理层到一线工作人员,并对其市场营销部和战略规划部进行调整,为公司做了一个5-10年规划。通过对该规划的有效实施,公司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陈教授也因为此次首战告捷,在行内逐渐取得一定的名气和信任度。随后他就接到了“山东鲁能铁塔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等课题,帮助该企业取得了当年盈利超过5000万的佳绩,还与这家公司建立了长期的互信合作关系,身兼其发展顾问。

陈教授表示,探索在人文社科研究中激活内在创新力的道路,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和宏观层面上,必须深入到细节和具体操作层面中去。人文社科的研究要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学术专长和学术兴趣,通过学者个人或小范围群体的学术贡献,在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上实现突破,科研必须灵活机动地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

从小处做起 主动寻找机遇

社会资本的积累,在于人脉的拓展,信任的建立。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就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争取到更大的平台。陈教授认为,我校的人文社科相对起步晚一些、力量弱一些,但可以学会差异化竞争的生存之道,从中小型企业中寻求突破,从小处做起,逐步做大做强。陈教授经常主动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企业家论坛,在行内发出声音、现出身影、打出品牌,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增加自己社会资本的累积,从而主动创造机遇,为成功走出校园、融入行业、取得实绩铺路搭桥。

“作为一个以轻工专业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人文社科要紧紧依托轻工背景与轻工行业实现对接。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为轻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陈教授说,他正积极筹划参加化工学院组织的企业家论坛,主动去与各化工类企业进行交流,寻求合作机会。同时,陈教授也极力呼吁倡导学院的同仁们坚定主动地走出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陈加奎教授的科研工作已经进入了上升发展期。我们相信,只要有着更多像陈加奎这样勇敢迈出第一步的教授,商学院终会在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我校的人文社科研究也终究能够在强手林立中树立自己的地位,完成服务社会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