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仪所战“疫”报道:锋支部的“冲锋者”和“逆行者”

发布时间:2020-06-18通讯员:郭颜萍出处: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供稿审核人:孙继昌责任编辑:娄 峰浏览次数:496

今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锋支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锋支部”是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船舶气象技术研究室党支部的党建品牌,他们长期担负着舰船气象观测装备的研制、生产和服务保障任务。这个为部队服务20多年的团队,像刀一样锋利、坚韧,敢于冲锋、敢打硬仗,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服务保障任务。


疫情在全国蔓延来势汹汹,党支部认识到疫情阻击是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而承担的装备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不能耽误,要未雨绸缪。2月下旬,研究室党支部通过视频召开了一次网上支部会,党支部发出了“不忘初心,时刻准备战斗”的口号。党支部通过网络、电话提前准备现场服务保障所需要的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安排网上办公,预定生产所需材料。疫情稍缓,党支部就开始组织复工准备,做好安全保障,拟定生产计划,按要求分批组织复工。在锋支部,党员是第一批复工者,也是复工时间最长的。




装备守护“冲锋者”---崔天刚

四月中旬,研究室接到某船要进行重大海试项目的参试通知。根据规定,参试人员需提前20天到达指定地点进行隔离,海试时间大约30多天,这意味着这次出差至少要两个月。那时,疫情警报还未解除,感染的风险依然很大,博士崔天刚得知试验消息后,主动请缨:“我熟悉这条船,我去!”妻子身体不好,儿子还小,他望了望眼泪汪汪的妻儿毅然出发了。为减少与外界的接触,试验单位不允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崔天刚备好干粮,单车奔袭1700公里到达集合地点。崔天刚对装备极为熟悉也极为认真,出海前检查是他必做的一项工作,气象观测装备分布在舰船多个部位,为保证海上试验的顺利进行,每天他都要爬上爬下到各个部位检查一遍,不放过一个疑点。在距离出海只有两天时,他发现左舷传感器传递数据突然产生跳变,为查明原因,他爬上三四十米的桅杆对传感器进行检查,并连夜进行了故障排除,为此他在桅杆上整整呆了三个小时。经过不懈努力,在即将海试的前一夜,装备全部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闻令而动“逆行者”---张赟

五月初,武汉某船厂复工了,要求去现场调试工作的通知刚到达,已保持了34天零新增确诊病例的武汉,又传来了7例新增病例。装备任务又不能耽误,而去武汉这个让大多数人仍然感到害怕的地方,派谁去呢?在这关键的时候,张赟挺身而出:“我是党员,在这个时候我必须冲锋在前。”任务紧急,他当天就飞往武汉,不到三天就顺利完成了调试任务回到了青岛。但是由于到过武汉,爱人和儿子也因此不能上班上学,还要去做核酸检测,看着儿子核酸检测时难受的表情,这个曾经当过兵的硬汉子昂起头不让瞬间涌出的泪水滑落。


部队的需求就是命令,“锋支部”永远冲锋在前。在今年疫情期间,“锋支部”团队累计出差18人次,共计200多天,先后完成十几艘舰船的气象观测装备服务保障任务,他们在风浪中坚守,他们在危急时逆行,无怨无悔,默默地扛起了属于他们的使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