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学院)在第十六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取得历史突破

发布时间:2019-11-15通讯员:吴同发出处:团委供稿审核人:责任编辑:井 水浏览次数:784

11月12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淀校区)落下帷幕。学校(科学院)获得一等奖1项(全国10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并荣获“高校进步显著奖”(全国11项)。获奖积分首次进入全国高校前100名,成功晋级全国“挑战杯”发起高校,创下参加该项赛事以来历史最好成绩。



本届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全国学联和北京市政府主办,共有1573所高校、近300万青年学生参与了校级赛事,遴选出1518个项目入围国赛初赛,经过层层选拔,212所高校的447个项目脱颖而出,进入到国赛终审决赛环节。决赛分为机械与控制类、信息技术类、能源化工类、生命科学类、数理类、哲学类、经济类、社会学类、法律类、管理类等11个大类,经过激烈角逐,郭吉涛、李月娥等老师指导,管理学院郑岚清等同学申报的《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传统制造业“潮涌现象”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项目荣获决赛一等奖,舒明雷等老师指导、计算中心王于超等同学申报的《十二导联心电监护衣及辅助诊疗平台》项目荣获决赛二等奖。张凯丽等老师指导的《智能糖膏颗粒分析仪》项目、张杰等老师指导的《猪用抗炎止泻改性腐植酸钠的研发》项目、许静等老师指导的《双环氧季铵盐与胶原多肽合成绿色多功能皮革复鞣剂》项目荣获三等奖。



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在校(院)党委倡导下,团委成立了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多措并举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通过设立专家库、项目库和科研人才库,对项目提供精细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申报水平和质量。本届竞赛备战工作自2017年12月启动,历时两年时间,党委书记王英龙、副校(院)长周有波多次调度项目备赛情况,听取项目推进情况汇报,解决师生在备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各项目团队师生认真准备、刻苦钻研,最终凭借过硬的科研素质、优异的创新能力赢得评委一致认可,充分展示了工大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


国赛终审决赛期间,团委、各学院组织专业教师80余人赴决赛现场观摩比赛,感受高水平竞技,比对科研实力,启发创作灵感,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挑战杯”竞赛自1989年创办以来,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已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赛事,获奖难度大、科技含量高,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