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与办法

发布时间:2007-10-25通讯员:出处: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供稿审核人:责任编辑:浏览次数:3490

    后勤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人为根本目标,努力实现“三服务”、“三育人”、“三满意”的工作目标。在后勤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不懈的努力,高校后勤形成了多种运行管理模式,与之相配套的是多种用工制度并存的用人格局。为建成适应未来高校发展需要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必须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文化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和一支业务精通、责任心强、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
    一、后勤职工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目前的高校后勤队伍具有高度奉献精神和职业操守,业务熟练、经验丰富、顾全大局、勇于拼搏、能确保学校服务保障工作稳定运行,是一支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的队伍。但是,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职工队伍平均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队伍整体素质仍然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要求;二是人员流动性大,骨干队伍不稳定,专业技术人员明显不足,工人技师较为短缺,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来源问题亟待解决;三是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后勤职工收入与学校其他人员形成较大反差,后勤自身分配体系与学校接轨问题急需探索。因此,后勤职工队伍建设、调整队伍结构、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建立一支能够满足学校服务保障体系要求、精干高效、勤恳务实的后勤职工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加强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与办法
    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可以依照以下整体思路稳步进行:通过岗位和编制控制队伍规模;通过培养和引进提高队伍素质;通过事业和政策稳定骨干队伍;通过考核和竞聘优化队伍结构。
    (一)拓宽进人渠道
    人才引进是队伍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后勤队伍中来,使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人才引进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1、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招聘,严格考核(包括面试、笔试、实际操作、心理测试等)、岗位试用、择优录用岗位需要、专业相关的优秀应届毕业生。
    2、积极挖掘具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和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将他们吸引到后勤的重要工作岗位中来。
    3、根据岗位需要,积极培养和引进能够确保学校正常运行的、思想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技能型人才。
    4、探索建立员工输送基地,采取吸引专业对口的院校学生定点到后勤相关岗位实习等措施,经过培养、考察、实践,双向选择,留下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充实到后勤工作一线,不断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保证队伍来源的基本素质。
    (二)加强培训考核
    培训考核的目的是提高工作能力、服务水平和工作业绩,使职工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通过培训考核,不断更新知识,使职工在工作中表现出高昂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技能水平,促进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适应学校发展建设的需求。要针对各类人员的特点和岗位要求,建立相关培训和考核制度,保证每年进行一次全员考核,要求每个员工每年至少参加两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等多个方面,不断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和职工的服务技能。
    1、加强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理论学习、基层锻炼、参加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关心职工的思想进步与成长。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后勤自身文化建设,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育人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把各类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吸引到党团组织中来,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动作用。
    2、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学历教育,以适应学校事业发展和岗位的需求,达到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在职工学习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
    3、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专业岗位培训并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将技术等级与薪酬直接挂钩,促使员工技术不断提高,知识不断更新,服务水平不断改进,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
    4、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使用潜力,通过岗位轮换、岗位交叉使用、人力资源共享,团结协作,努力实现一人多职、一职多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人力资源得到最合理、最充分的使用。
    5、明确岗位要求,完善考评办法,实行全员考核。建立健全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说明书,落实全员岗位责任制,对干部按照“德、能、勤、绩、廉”五方面的要求进行考核和评议;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工作表现和业务技能等项考核,认真实施职工分级考评办法,考核结果与晋升、薪酬挂钩,奖勤罚懒,奖罚分明,建立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三)规范用人管理
    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做好工作,把岗位职责、考核竟聘、分配晋升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各负其责、各显其能、各按步伐、共同进步。
    1、合法用工,分类管理。按照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用工制度。根据后勤职工队伍庞大、编制多元化的特点,不断完善各类编制人员的管理办法,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要求,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特别是作为后勤队伍主体的合同制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关心和爱护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最大的工作热情,使他们真正以主人翁责任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
    2、改革薪酬,政策激励。积极稳妥地进行薪酬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实行工资分类管理,深化薪酬调整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制定合理有效的薪酬分配方案和管理办法,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3、提倡参与,关心成长。大力加强软环境建设,建立后勤特色文化,用后勤精神教育、引导员工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员工认真工作,快乐生活;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大胆提出合理化建议,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关心职工,改善待遇,经常了解员工思想,掌握员工情况,重视员工的需求,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定期做员工满意度调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主任接待日,重视本单位内部沟通,包括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沟通;重视优秀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培养和树立各类先进典型,增强后勤队伍的凝聚力。
    4、计划培养,多种鼓励。建立优秀员工的培养计划和相应鼓励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并建立员工发展的长远计划;设置多种形式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指导,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岗位奉献。
    5、注意研究技能型人才的来源和培养模式问题。高度重视后勤服务保障运行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短期内,高级技工以自我培养为主,技师、高级技师以引进为主。建立起技能型人才的蓄水池,通过培训、培养造就一支综合素质好,技术水平过硬的工人技师队伍。
    6、注意研究不同编制类别员工的管理之间如何衔接问题。合同制员工管理与人事部门一起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公开招聘,在用人规模和审批程序上严格把关。
    (四)人员有序流动
    通过加强对各类用工人员的规范管理,在员工技能及队伍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的前提下,按照人力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人员调整,促进职工队伍合理、有序流动,确保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
    1、定岗定编、减员增效。因事设岗,按岗定编,根据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和岗位的需要,依照满负荷工作量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规划设置,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定编,实现减员增效。
    2、严格考核、竞争上岗。让职工了解本岗位的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和相关知识。在定岗定编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竞争上岗机制。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制度,形成标准统一公开,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模式。严格落实考核机制,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通过考核,真正达到提高技能,推动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3、择优聘用,有序流动。探索建立优秀人才补充和人员有序流动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在定岗定编、严格考核的基础上择优聘用,提高人员引进质量,合理进行人员分流,精干队伍,提高效率,竞争上岗,为后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4、多管齐下,稳定队伍。对后勤各类骨干从政治上、技术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培养,通过事业留人和政策倾斜吸引优秀人才,保持骨干队伍的基本稳定。以后勤精神凝聚人,以教育事业鼓舞人,以多方关怀感动人,以政策突破激励人。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组织的作用,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的、稳定的后勤骨干队伍。
    上述队伍建设途径与办法有些已在后勤改革中实施,有些还不够完善,还需要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在学校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将按照专业化服务的要求,调整结构,转变观念,本着科学、精干、高效的原则,为后勤可持续发展、构建满足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