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走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新路

发布时间:2008-03-26通讯员:出处:新华网供稿审核人:责任编辑:浏览次数:3014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在去年所提出的"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而在去年年底举办的首届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也指出,要让优势学科"立行业需求之地,顶国际领先之天;发原子裂变之能,避黑洞通吃之忧",从而使学科布局更加合理。可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时代呼唤我国高校打造核心竞争力,实施特色发展战略
 
    随着我国高校大众化进程的迅速推进,高等教育聚集了大量的优良教育资源,加之科技发展的需求,争创国际一流的目标,都呼唤着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整体质量的提升以及特色的凸现。 
 
    一、扩招使原有专业结构弊端凸现,科技发展迫切需要更新专业结构。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规模扩张,最终变为学科专业规模的扩张。这使得原本学科专业结构存在的弊端更加凸现出来,由于规模扩大,原来只是局部存在的问题就变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有些专业就业困难,扩招以后变得更加困难;有些专业设置过时、过偏、过泛,扩张以后会影响到更多的学生,培养出的学生适应性差,学校的声誉自然受到影响。
 
    此外,21世纪初,世界科学技术依然保持飞速发展势头,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大量涌现,学科间交叉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在未来30-50年中,很有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出现重大创新突破,这些都对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出了迫切需求。
 
    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办学自主权增强,呼唤"核心竞争力"。以往的"行政本位"通常以计划的规定性代替了学校自身的适应性,导致大学缺乏主体意识和自主办学的活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可以凭借其所拥有的自主权,通过竞争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控,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此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将持续扩大,高等教育也将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意味着受教育者将有更明确的需求和更多的选择机会,这也迫使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对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优化,突出特点,扩大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适应"国际化"趋势,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强化优势,办出特色。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说,我国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加强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目前,我国"211工程"已经是第三期了,前两期"211工程"使我国大学得到很好的发展,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学校得到支持,涌现出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新的一期"211工程"仍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重点,明确提出要有一些学科能够脱颖而出,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水平。吴启迪所说的重点学科,赵沁平所说的优势学科,正是"特色型大学"的特色所在。
 
    综观世界一流大学,并非所有学科都是一流,但总会在某一或某些领域独具特色、水平顶尖。如哈佛大学的商学、政治学,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电子工程,麻省理工学院的机电工程、计算机工程,剑桥大学的物理学,海德堡大学的医学等等。正因为其特色的无可比拟,成就了其地位的无可替代。我国高校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必须在整体实力提升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的特色。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结构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如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无论是在科类还是层次方面,在大众化过程中都出现了较高的趋同趋势,缺乏一定的地域特色,与区域发展的相关性逐渐降低。在办学目标上,普通高校都要办成综合性、多科型、研究型的高校;在办学层次上,都要办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什么专业热门,什么专业新兴,就一窝蜂地设置什么专业。于是,升格成风,中专改高职,大专改学院,学院改大学;有了专科要上本科,有了本科要上硕士点,有了硕士点又要争博士点。全国政协委员、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宋广文提出,这种"争大求全"的办学模式,不仅使高校的专业设置千篇一律,而且造成人力、物力被迫分流,核心专业价值得不到体现。
 
    此外,学科的整体布局和研究者个体学术兴趣之间也存在矛盾,同时,面对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人才培养体系通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高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提升以及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形成。
 
    --宏观入手、微观发力,构建合理学科专业结构,扶持"特色型大学" 
 
    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必须从宏观入手,创造有利于"特色型大学"发展的体制环境、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从微观发力,各个高校应顺应形势,在全面提升质量的基础上办出特色。建议如下:
 
    一要将大力扶持"特色型大学"纳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明确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国家应重新审视"特色型大学"发展的必要性和客观必然性,将扶持"特色型大学"全面纳入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政府应以政策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各安其位,发挥优势,办出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给予"特色型大学"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办学自主权,设立专项建设资金,允许其按照自身的成长规律自主发展,国家对其进行宏观指导,并鼓励相关行业部门、企业加大对"特色型大学"的支持与横向合作。
 
    二要建立针对"特色型大学"的科学评价体系,营造适合其发展的竞争环境。"大而全"、面面俱到的评价体系显然不利于"特色型大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国家应在各种检查评估中,对"特色型大学"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指标体系,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实施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其次,"特色型大学"要形成内部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自我检查、评价、分析、调节、强化来完成。第三,鼓励社会评估,鼓励有正义感、严肃的社会团体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第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 
 
    三要采取"非均衡"的发展策略,构建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科类结构、层次结构和地区结构。在科类结构方面,要稳定人文学科的比例,适当降低理工科的比例,有针对性地提高社会科学的比重,特别是与社会事务管理相关学科的比重;在层次结构方面,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的在本科层次的地位,而在专科层次则加强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农学等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在地区结构方面,各地区应当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地进行高等教育布局。
 
    另外,各个学校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全面提升的基础上,强化优势,突出重点。此外,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提出,"特色型大学"应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同时,拓展并助长若干具有潜在实力的新型学科,加强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建设。 
 
    四可采取"联合办校"的方式节约教育资源,集中优势办出特色。在分组讨论中,代表委员们认为,必须改变"关起门来办大学"的固有办学模式,尤其是一些地理位置相近的高校可以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做通盘考虑,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各高校可将节省下来的资金集中投入核心专业、优势学科,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五是"特色型大学"应与时俱进、应用为先。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提出,"特色型大学"的特色应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应处理好保持传统优势与开创新增长点的矛盾。"特色型大学"不仅要引领学科发展方向,还要增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带动相关学科的互动发展,形成较为宽广的学科群;并以兴学报国为己任,应用为先,力促学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